于东来对电影《731》的看法究竟错在哪里?
这两天于东来说的话有点多,人说言多必失。于东来本身文化程度不高,初中还没毕业,他不像北哥那种人长了一颗猴脑。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是真的无知还是心怀叵测,九·一八事变,731部队这些事情需要请教于东来吗?请教人家,让人家回答,于东来谈了自己的看法,那只是个人看法
这两天于东来说的话有点多,人说言多必失。于东来本身文化程度不高,初中还没毕业,他不像北哥那种人长了一颗猴脑。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是真的无知还是心怀叵测,九·一八事变,731部队这些事情需要请教于东来吗?请教人家,让人家回答,于东来谈了自己的看法,那只是个人看法
9月18日,电影《731》在全球上映,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。截至目前,该片总票房(含预售)达7.36亿元,更是成为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榜冠军。影片将日本731部队在中国犯下的反人类罪行、将那段被试图掩盖的黑暗历史,再次置于国际社会的视野中
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。由长影出品的历史题材影片《731》继9月17日举行全球首映式、长春举办首映礼后,9月18日起在全球多地上映。让全世界听到历史的血泪控诉,让和平的信念在全球回响。
黑暗的影院里,只有银幕上闪烁的光影和偶尔传来的抽泣声。电影《731》正在上映,这部描绘日本731部队罪行的历史题材影片,在这个夏末引发了超出预期的反响。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静静地坐着,许多人手指紧握扶手,眼眶泛红。当片尾字幕升起时,没有人立即起身——一种罕见的肃穆
电影《731》选择9月18日(今天)上午9:18上映,具有多方面的特殊意义:选择在这一天的这个时刻上影,是对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的直接拷问,具有铭记历史、警示后人的重要意义 。
当日本731部队的暴行被搬上全球银幕,那些曾被刻意掩埋的哭嚎终于穿透时空——9月18日起,电影《731》将在中国香港、澳门及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率先上映,随后登陆美加,11月席卷亚洲。这绝非一部寻常的战争片,而是一把刺向历史虚无主义的尖刀,它要撕开某些势力精心编织
就这么四个字,让《731》瞬间冲上热搜第一,预售票房狂飙到近6400万,首日排片占比碾压到94%以上,甚至有的影院排片接近100%,几乎“包场”了整个中国的电影院线。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,在超过446万的“想看”数据里,主力军居然是20-24岁的年轻人,00后
这个暑期,一系列抗战主题电影热映。大屏幕上的帧帧画面“为历史显影”,从不同侧面呈现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,令很多观众泪目。当此之时,舆论场上却也出现了一些奇谈怪论,有人对抗战电影极尽抹黑,甚至攻击这是“渲染仇恨”。
2025年暑假,国内只有《南京照相馆》《东极岛》《山河为证》三部二战题材的爱国电影上映,而日本——足足七部,以战争题材打包成他们的“爱国暑期档”。更讽刺的是,在我们这边,总有人在这些影片下面刷屏——“苦难赚钱”“爱国无用”“战争过去80年了”“仇恨没必要”…这
很难想象,一部描述抗战时期日寇暴行的电影《731》,在还未上映之前便遭到数百万国民的集体举报。这部旨在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反人类罪行的影片,遭到抵制的理由无非是血腥画面不适合小孩子观看,影响目前中日关系,甚至还有一些历史虚无者否认731部队的暴行。
电影《731》原计划于2025年7月31日上映,这个日期有着特殊意义——1945年7月31日,美国《纽约时报》首次公开揭露731部队罪行。影片承载着还原历史真相的使命,凝聚着主创团队多年的心血,然而就在上映前夕,它却突然延期,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。
电影《731》定档9月18日,主创团队明确表示其目的并非煽动仇恨,而是通过刻画反人类暴行来凸显和平的可贵。在2025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,这部影片的上映无疑引发了对战争本质的广泛讨论——它如何摧残人性,又如何唤起我们对人权与和谐共存的迫切追求。